药物别名: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、乙肝免疫球蛋白、上生甘迪、Anti-HepatitisB Immunoglobulin
一级分类:
血液系统药物
二级分类:
血容量扩充药物
药物别名:
人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、乙肝免疫球蛋白、上生甘迪、Anti-HepatitisB Immunoglobulin
药物剂型:
1.注射剂:100U(1ml),200U(1ml),400U(1ml)。
药理作用:
正常人群中抗-HBs阳性的滴度较低,无法满足制备HBIg的要求。本药系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健康人(尤其是已有低滴度抗-HBs者),使之在短时间内产生高效价的抗-HBs,效价可达1∶50000~1∶100000(被动血凝“
PHA”法),较一般的免疫球蛋白效价高3000~12000倍。采集此种
血浆或血清,经低温乙醇法分离、提取、制备成含有特异性、高效价的HBIg(每支含抗-HBs效价不低于100U/ml)。
药动学:
本药在人体内的半衰期平均为17.5~25天,无持久的保护作用,其抗HBs在多次注射后1年内可维持一定水平,以后抗体滴度即迅速下降,故该药多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,以获得较满意的预防乙型肝炎效果。
适应证:
1.本药多用于阻断
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母婴传播,尤其是母亲为
HBsAg和HBeAg阳性者,其新生儿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免疫,可使90%以上的婴儿得到保护。2.用于意外暴露时预防乙型肝炎病毒(HBV)的感染(当医务人员在给
HBsAg阳性患者进行注射、治疗时,被患者
HBsAg阳性血污染的器械、针头、手术刀等刺破手指,HBV即
可由此破口侵入体内,称为意外暴露)。
禁忌证:
有免疫球蛋白过敏史者。
注意事项:
1.慎用:(1)血小板减少症等其他出血性疾病;(2)免疫球蛋白A(IgA)缺陷。2.本药冻干制剂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,根据标示单位数加入溶剂,使之成100U/ml液。3.本药液体制剂久贮后可能有微量沉淀,但可摇散,如有摇不散的沉淀或异物则不可用。4.安瓿打开后,制品应一次注射完毕,不得分次使用。5.本药只限于肌内注射,不可用于静脉输入。6.在乙型肝炎疫苗主动免疫尚未产生前使用本药,可给HBV感染者提供被动免疫保护。本药在体内的半衰期短,须采取多次连续注射才能达到良好效果。
不良反应:
本药注射处可有局部疼痛和压痛,极少数发生荨麻疹和血管水肿。
用法用量:
肌内注射:1.成人:(1)预防意外暴露:注射宜越早越好,一般应在意外暴露后24h内给药,1次给药200U,并按程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。必要时在3~4周后再注射1次本药。(2)预防乙型肝炎:1次给药100U,必要时可间隔3~4周再注射1次。2.儿童:(1)预防乙型肝炎:1次给药100U,必要时可间隔3~4周再注射1次。(2)阻断母婴传播:很少有单独使用本药能获得满意结果的,若单独使用时应多次注射,3~4周1次,每次100~200U。本药和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的效果较好,尤其是
HBsAg阳性合并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,出生后24h内注射200U、1个月时再注射200U,并于出生后按乙型肝炎疫苗注射程序注射乙型肝炎疫苗;如母亲
HBsAg阳性而HBeAg阴性,其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注射100U。若本药来源困难,在婴儿出生后24h内注射200U也可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。
药物相应作用:
与活病毒疫苗同用可干扰对活疫苗的免疫反应。
专家点评:
本品系由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,并含有一定乙型肝炎抗体效价的健康人
血浆或血清制备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,可中和乙型肝炎病毒,从而避免其侵袭,用于预防乙型肝炎,乙型肝炎意外暴露者如针刺、吸入或溅入黏膜而接触乙肝病毒者,
HBsAg阳性妇女所生婴儿,即需HBIg进行接触后预防者,另外与HB-Ag阳性者有性接触者,亦可使用本品预防。